竹影堂 榮眞(京都工藝美術作家協會)1207-01
竹影堂是專業的老字號飾品加工工房,自寬政年代(1789-1801年)以來,在京都已有200年以上的歷史,並持續從事錺職的工作。
現今接掌的第七代店主竹影堂榮眞傳承了優良的技術,採用金、銀、銅等各式各樣的金屬素材,製作茶具、香具、裝飾品、金屬配件等,打造細緻與暖心的作品。
※所謂的「錺職(裝飾職)」,是指使用金屬製作髮簪、金屬配件等的細緻裝飾品之職人。製作精緻金屬飾品的職人。
關於京都工藝美術作家協會,請點選此處瀏覽。
■南鐐 飛之起 水次藥鑵
由純銀板手工製作多個零件,再組裝為茶壺。
壺身使用金屬槌等敲打成精美的形狀後,再使用木槌在壺身上敲出一個一個凹痕。最後以煙燻色上色完美收尾。
把手為鐵製,上面施以金、銀象嵌。
蓋鈕亦為鐵製,底部施以七寶。
※每個凹凸的形狀、尺寸、重量都會有差異。
■南鐐 後手 急須(梨地)
由純銀板手工製作多個零件後組裝,再以金屬槌等敲打壺身。
※所謂的「梨地」是在金屬與塗層表面處理中,故意施加的粗糙質感(微小凹凸)。
■南鐐 掛花入 太
「掛花入」是指使用金屬掛勾掛在牆上或柱子上的花瓶(插一兩朵)。
將純銀板捲起焊接,貼底後調整形狀、加上花紋。金屬掛勾也是手工製作。
■純銀 ひしぎ ぐい呑酒杯(中)
使用金屬槌敲打一整片的純銀板製成酒杯。
一片片純銀板經過反覆的軟化、鍛打,製成形狀漂亮的杯子之後,再用木槌把杯身敲出凹痕。
倒入美酒後,閃閃發光,純粹欣賞也很賞心悅目。
所謂的「ぐい呑み(酒杯)」,主要是指品日本酒時使用的酒器之一。有諸多說法,據說「ぐい呑み(酒杯)」是由「ぐいっと呑む(大口喝)」轉變而來。
※每個凹凸的形狀、尺寸、重量都會有差異。
■純銀 ひしぎ 深皿
由一整片純銀板使用金屬槌敲打製作而成的深盤。
一片片純銀板經過反覆的軟化、鍛打,製成漂亮的深盤形狀之後,再用木槌把杯身敲出凹痕。
用途非常廣,可擺上水果或是糕點,增添色彩。
規格
- 原產地:京都
- 材質:純銀
- 包裝狀態:附包裝盒
- 溫度管理:不需要
- 寄送日期:下單後才開始製作,預計約為三個月後寄出。
- 使用上的注意事項:使用後,請把水分充分擦乾後保管。
■南鐐 飛之起 水次藥鑵
- 尺寸:14.35×16.7cm 高17.8cm
- 重量:504g
- 包裝後的尺寸:18.5×18.5×26.5cm
- 包裝後的重量:1220g
- ※每個凹凸的形狀、尺寸、重量都會有差異。
■南鐐 正把 茶壺(梨地)
- 尺寸:8.5×13.7cm 高7.8cm
- 重量:167g
- 包裝後的尺寸:11.5×16×13.5cm
- 包裝後的重量:430g
■南鐐 掛花入 太
- 尺寸:直徑5.2cm 高23.8cm
- 重量:255.1g
- 包裝後的尺寸:7.5×26×9.5cm
- 包裝後的重量:450g
■純銀 ひしぎ ぐい呑酒杯(中)
- 尺寸:直徑6.5cm 高4cm
- 重量:50.8g
- 包裝後的尺寸:8.6×8.6×6.5cm
- 包裝後的重量:110g
- ※每個凹凸的形狀、尺寸、重量都會有差異。
■純銀 ひしぎ 深盤
- 尺寸:直徑16.8cm 高5.9cm
- 重量:187.9g
- 包裝後的尺寸:20×20×10cm
- 包裝後的重量:543.1g
■產地資訊
京都
794年以後,日本的首都「平安京」設立於此,又稱為「都(miyako)」或「京(kyo)」。
自古以來京都就作為日本政治、文化的中心地而繁榮,至今仍保留著金閣寺、清水寺等眾多文化財產。
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京都府有75%以上的面積為山地與丘陵地。京都北部是丹後山地與福知山盆地,中部是丹波高地與龜岡盆地,南部則有京都盆地,由海拔1,000公尺以下的低山地帶形成,為大自然富饒之地。
京都府北部的丹後半島、舞鶴灣和若狹灣面向日本海,與旅客眾多的京都市有著不同的美景與文化,可享受不一樣的京都。
■交通資訊
由東京車站搭乘新幹線到京都府中心的京都車站約2小時10分鐘,由大阪車站出發搭乘快速電車30分鐘,而由關西機場出發搭乘電車90分鐘。
可參觀的景點非常多,推薦住宿在京都市內,以京都為據點來趟旅遊吧!
從京都市至北部的丹後半島、舞鶴灣與若狹灣需要近2個半小時的車程,但是途中的壯觀美景卻能讓您忘卻時間。